

(1939.6—1940.6) 1939年5月,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決定組建八路軍第一縱隊,由徐向前任司令員、朱瑞任政委,統一指揮山東、蘇北的八路軍各部隊。6月29日,徐向前與朱瑞率部到達沂蒙山區的沂南縣岱莊,與山東分局和山東縱隊指揮機關會合。8月1日,正式成立八路軍第一縱隊,成立了以朱瑞為書記的山東軍政委員會,徐向前為委員之一。同月,針對國民黨頑固派制造摩擦和軍事挑釁,指揮了在淄河流域的反頑戰役,擊潰了制造“雪野事件”“太河慘案”的國民黨頑固派秦啟榮部。11月9日,八路軍第一縱隊隨營學校到達岸堤,與原山東抗日軍政干校合并,徐向前兼任校長。同日,在岸堤舉行新學期開學典禮,徐向前、朱瑞到會講話。 徐向前到山東,一開始就十分重視鞏固與擴大抗日根據地,指導各根據地和游擊區趁日軍“掃蕩”后國民黨政權垮臺之際建立黨所領導的抗日民主政府。到1940年上半年,全山東已逐步建立起1個行政主任公署、14個專署、90個縣級抗日民主政府。 徐向前十分重視共產黨領導的山東武裝建設,親自領導了1939年8月開始的整軍。1940年3月,指揮孫祖戰斗,斃傷俘敵200余人。徐向前指示各部隊注重擴大軍隊數量,各地要普遍建立武裝自衛團、游擊隊,同時要根據情況,將自衛團、游擊隊升級,增加新的軍隊建制。到1940年6月徐向前離魯時,八路軍山東縱隊由1939年的2.5萬人發展到5.1萬人;第一一五師在1940年初是5.8人,到9月發展到7萬人。 徐向前到沂蒙時,正值日本侵略軍糾集2萬人對魯中區進行第一次大“掃蕩”,他十分注意和研究敵人“掃蕩”的新特點,思考克敵制勝的對策,在他的指揮下,成功粉碎日軍的“掃蕩”。1940年6月初,中共中央通知徐向前回延安,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七次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。7日,他帶一個警衛排踏上奔赴延安的路,從此離開沂蒙大地。 市委黨史研究院(市地方史志研究院)供稿 |
|